1.常用補償導線把熱電偶電勢引進測溫表面,補償導線的長度對測量有無影響?
假如用電子電位差計作為測溫表面,因為電位差計橋路輸出電壓等于熱電偶電勢,假如不考慮表面的不靈敏區,當熱電偶搶手溫度穩守時,補償導線上是沒有電流流過的,所以補償導線的長度對測量沒有影響。假如用動圈式測溫表面,則補償導線的長度對測量是有影響的。因為根據歐姆定律,回路中的電流和回路電阻成反比。補償導線越長,回路電阻越大,因此流過動圈表的電流越小。為了使測溫表面通用,以及防止外線路阻值改變對表面明值的影響,考慮使回路電阻固定為一個常數,熱電偶和補償導線電阻小于這個數的部分,用外接線繞電阻來湊滿。
2.補償導線和與其相配熱電偶的搶手特性完全相同嗎?
補償導線比熱電偶廉價,在0~100℃范圍內,它的熱電性質和所配的熱電偶性質相同,所以運用補償導線猶如將熱電偶延長,把熱電偶冷端延伸到遠離熱源的控制室或其他讀數便利的當地。不過嚴格說來,補償導線和熱電偶電勢并不完全相同。例如補償導線銅-康銅,100℃電勢為4.27mV,而和其相配的K型熱電偶則為4.095mV;補償導線銅-銅鎳,100℃電勢為0.643mV,而和其相配的S型熱電偶則為0.645mV。有的補償導線和與其相配的熱電偶是同一種合金,但熱電勢的答應過失較其相配的熱電偶要大。例如鎳鉻-考銅,100℃時電勢為(5.27±0.165)mV;鎳鉻-鎳硅,100℃時電勢為(4.10±0.123)mV。
3.一臺測溫表面的補償導線與熱電偶的極性接反了,一起又與表面輸入端接反了,問能產生附加測量過失嗎?
附加過失大約是多少?能產生附加測量過失。過失值與補償導線兩頭溫度有關。若溫差為零,表面明值無附加過失。若熱電偶冷端溫度高于表面輸入端溫度,表面明值將比實踐值低2倍的補償導線兩頭的溫差值,例如實踐溫度為100℃,冷端溫度為25℃,表面輸入端溫度為15℃,則表面明值約為80℃。若熱電偶冷端溫度低于表面輸入端溫度,表面明值將比實踐溫度高2倍的補償導線兩頭的溫差值,例如實踐溫度為100℃,冷端溫度為15℃,表面輸入端溫度為25℃,則表面明值約為120℃。